凯时官网投注

探讨山地城镇总体规划编制中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改革开放和国家政策的影响,城镇建设已经逐步踏入正轨,新兴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相比而言,山地小城镇的发展建设虽然也进入了关键时期,其被关注度却远不及平原城镇。山地小城镇作为一种重要的城镇类型,数量庞大、特色鲜明,但其自身因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土地利用率普遍不如平原小城镇,而且建设用地布局极其紧张。学术方面,有关山地小城镇总体规划技术方法的研究很少,大部分人只知道山地小城镇规划与平原城镇规划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别,却很少有人分析和总结山地小城镇总体规划中的关键技术。这些因素加在一起,造成了当下一些山地城镇完全不顾地形限制,一味效仿大城市、平原城镇的发展模式和做法,以为四通八达,横平竖直的路网就是好的,就是城镇现代化的标志。这样的做法极其不可取,不仅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还破坏了山地小城镇原有的各类优秀资源,使山地小城镇失去了立足城市的发展特色。

      山地小城镇作为众多城镇类型的一种,具有比平原城镇更为复杂的自身属性,又由于地区经济水平有限,发展水平一般都较低,在相关研究中往往得不到太多关注,作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山地小城镇的发展难以起到带头作用,进而加大了城乡差距,制约了社会的发展。城镇总体规划是一切城镇建设行为的先导,山地小城镇的发展尤其需要合理有效的规划,总体规划作为各类规划中层次最高的,对山地小城镇的发展建设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如何少占地形平坦的土地,将目前未能充分利用的起伏山地转化成为供人们使用的建设用地,是一段时间内规划人员应重点研究的课题,也是山地小城镇扩大规模、延续发展的必然需求。本文通过对典型案例--山东省沂源县大张庄镇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的技术制约与改进做了探讨分析,尝试为山地小城镇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探索出适合山地小城镇的发展道路。

      在目前城乡二元化结构突出、城乡差距拉大、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的时代背景下,小城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应集中对策、思考研究并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实现土地集约利用的最大化,还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就目前中国的现状来看,绝大多数的小城镇以第一产业发展为主要发展基础,同时热衷于引进各种类型和规模的工业项目。但现状的城镇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往往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不考虑建设的适宜性,导致了大多数小城镇的经济发展缺乏鲜明和正确的导向,产业布局规模小且零散,无法集群发展成为大规模、高效益的主导产业。本文对山地城镇总体规划中相对关键的环节提出的一些探讨的建议,具体如下:

1.主导产业

      山地小城镇的地理条件与平原城镇存在相当大的差异,而地理环境条件对城镇产业的发展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地形坡度大、地表层不稳定、缺乏平地空间这些都是山地小城镇产业发展中的难点和重点。而且与大城市相比较而言,山地产业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和强度上远远落后,能够承载的人力、财力也远不及其他城镇,所以在借鉴其他城镇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的同时,发展自主创新环保的优秀产业才是山地小城镇发展的首要任务。自主性要求主导产业能够适应山地小城镇的地形、经济等制约条件,不过分依赖外来产业,充分挖掘山地小城镇自身所具备的各类优秀资源。鼓励创新,优先发展一批具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并能够满足环保要求的新兴产业,创造具有鲜明山地特色的产业集聚群,带动全镇的扩大和发展。

2.镇村体系规划

      山地小城镇合村并点的力度非常大,在尚未明确改造保障资金的基础上,实施难度更大,而且目前国家明确提出反对大拆大建式运动化的村庄改造,在确定镇村体系规划时,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尊重人民的意愿循序渐进地改造,速度一定要“慢”。所以基于此背景,规划认为近期内应以“TOD农村空间发展模式”作为今后一定时期的主要发展策略。其根本就是围绕交通区位条件好、用地充足、经济条件较好的大村做为重点发展的村庄,设置较为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公用工程设施以及公交站点。通过“点”在各方面的示范作用以及出行服务,建立以公共交通为纽带、网络化建设的“城镇型农村+一般村庄”的农村聚居群落,并通过“城镇型农村”的示范带动作用和日益增强的引力,最终形成规划镇村体系的格局。而规划镇村体系中的农村就是近期要重点发展的“城镇型农村”。

3.发展目标

      众所周知,城镇的发展目标包括三个方面,即社会目标,经济目标,环境目标。根据山地小城镇的地形特点和发展特点,总体规划编制中应采取多角度观察,深层次挖掘的方法来确定发展目标。

      山地小城镇的发展目标应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相协调。“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和两个“五年规划”,“十二五”规划正在实施进行。“十二五”内容对城镇发展目标的确定起到了导向性的作用,山地小城镇也不例外,但五年规划对山地小城镇的发展只做了大方向上的定位,比较宏观和笼统,山地小城镇更应充分考虑自身基础条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杜绝确定发展目标时的盲目的跟风、攀比现象,做到合理分析科学定位。其次发展目标应与城镇性质和主导产业相协调,保证发展目标切实可行,合理有据。再就是要与人口规模相协调,人口是城镇发展的基础动力,过高的发展目标不能得到社会和经济条件的认可,而过低的发展目标将造成大量的劳动力浪费。

      本文主要综合山地小城镇的地理特点和建设现状,对山地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方法做了一些探讨。山地小城镇在其发展过程中拥有极其特殊的且是其他平原城镇所没有的优秀资源,同时也有很多因地形而造成的限制条件。如何因地制宜,合理的确定山地小城镇的各项规划指标是规划方案成败的关键。规划前首先要对城镇现状进行合理的分析,还要深入了解城镇的历史沿革、自然资源、发展潜力等关键因素,以此来保证后期规划工作的准确性。由于山地小城镇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规划工作进行时我们需要在传统规划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其符合山地小城镇的发展特色。遵循尊重自然、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制定一套适合山地小城镇发展和管理的规划,引导山地小城镇健康发展。

时间 : 2014-12-22
Sitemap